春节档终于结束,除了近几天连续四部电影宣布撤档,择日再映外,最大的话题,仍然落在贾玲执导并主演的《热辣滚烫》上。

该片在上映前,就放出贾玲减肥100斤的消息,不少网友对此并不看好。可在公映后,影片中昂扬逆袭的女性斗志,以及贾玲所表达的“爱自己”的主题内核,都收获了不少好评。除了票房登顶冠军,拿到近30亿票房,《热辣滚烫》的豆瓣评分也高达7.9,超过了贾玲的处女作《你好,李焕英》。毫无疑问,不管是“瘦成一道闪电”的贾玲,还是电影《热辣滚烫》,都成为此次春节档最大的赢家。《热辣滚烫》并非贾玲的原创故事,而是改编自日本影片《百元之恋》,后者由演技备受好评的安藤樱担纲女主角。从《热辣滚烫》发布的预告片来看,两部电影在故事主线、人物设定上极为相似。《热辣滚烫》中,贾玲饰演的乐莹大学毕业后,在家“蹲”了十年,《百元之恋》里,安藤樱扮演的一子,整日混吃等死;乐莹离家出走后,到饭馆打工端盘子;一子一怒之下,在便利店独自谋生。两人都和各自的妹妹争吵不休,也都在颓废沮丧时学起拳击。相似点虽多,但在氛围和调性处理上,《百元之恋》展示的是日本年轻人萎靡不振的精神状况,而《热辣滚烫》显然用温情热血的路数施展拳脚。在正式观影之前,我们不妨先来聊聊这部被贾玲选中的原作,看看它究竟有何魅力。
《百元之恋》上映于2014年,但十年过去了,它的剧情放在当下来看,仍具有浓厚的现实意味,是一部难得的佳片。
电影一开场,就以起皮的脚趾、杂乱的零食、轰鸣的游戏声,以及懒散不堪的举止,呈现出一子的生活常态。但啃老,或者说寄生于原生家庭的,并不只有一子。父亲在家中毫无存在感,只知道骑车闲逛;妹妹二三子稍微帮衬点,但也婚姻失败,带着儿子到娘家谋生。整个家的顶梁柱,是瘦弱的母亲,她靠着多年经营的便当生意,勉强度日。可以说,影片开始不久后的几处桥段,已经向我们暗示:这是一个有关失败者群体的故事。当一子和妹妹大吵一架,离家出走,到便利店上班时,环绕在她周围的,同样都是个性古怪,颓废不堪的人。店长冈野虽亲和善良,但早就患有抑郁症;代理店长佐田,尖刻寡义,宁愿将过期便当扔掉,也不施舍给可怜的流浪汉;最让人厌恶的是同事野间,絮叨啰嗦之外,还有意无意地骚扰一子,直至撕下虚伪的面具,强奸一子,逃之夭夭。导演武正晴不断通过音乐和影像,营造百元店里沉闷压抑的氛围。所谓的“百元店”,类似于国内常见的“五元店”,所有商品,一律五元。一子始终置身于这一令人绝望的空间,意指她在潜移默化中,将自己的人格矮化,沦为只值百元(日元)的廉价物。改变一子心境的,是她经常路过的拳击馆。透过窗口,一子能看到室内大汗淋漓的训练场景,以及拳手凌厉迅捷的挥拳姿态。男主角狩野,便是其中之一。对于一子而言,狩野象征着另一个世界的规则,可以不用为生活的苟且而低头,也不用理会失败或成功对于人的界定,出拳本身,便意味着快感和兴奋。一子下定决心练习拳击,和狩野最后一场拳击赛有关。尽管拳击台上,狩猎屡遭重击,直至无法站起,但比赛结束后,他依然会和对手拥抱,拍拍肩膀。这一举动,瞬间震撼了一子,她从没想过,失败者也可以获得胜利者的尊重。对于长期被贴上失败者标签的一子而言,内心封印许久的人格尊严,被渐渐唤醒。与此同时,《百元之恋》也借拳击这项碰撞剧烈的运动,让我们目睹了“痛感”的丢失与寻回。不管是在家里,遭到母亲和妹妹的连番苛责,还是在便利店中,被代理店长和同事使唤骚扰,一子大多表现出毫无反应的摆烂姿态。尤其是她遭到同事殴打和强奸后,翌日同样反应迟钝,报警之后,像个没事人一样照常上班。一子的这一系列反常举动,并非是她真的毫不在意,而是长期失败后,她只能蜷缩进麻木的茧房,封闭所有的屈辱和痛感。而拳击比赛所带来的切实疼痛,让一子意识到,自己对曾经的那些屈辱,是那么的愤怒和抵触。片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影像处理,是一子重击对手后,被立马反击,躺倒在地。强光唤醒的闪回画面,让一子记起了所有的不堪:和妹妹的厮打,被同事强奸,狩野的背叛。肉体上的疼痛,在这一刻,和心理层面的创伤如此紧密地贴合在一起,一子再也无法隐藏积压已久的耻辱和怒火,拼命地对着虚空挥拳,想要反击那些不堪的过往。一子最后可怜巴巴地说着:“只想赢一次,哪怕只有一次”。这并非说明一子有多强的求胜欲,而是道尽了她内心深处的不甘。《百元之恋》让人刮目相看的地方在于,它从头到尾没有美化一子和狩野之间的感情。他们的关系,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失败者抱团取暖,没有半点浪漫可言,反而充斥着尴尬,冰冷和勉强。所谓的“百元之恋”,说到底,是一子这个失败者重新找回自我,恋上苦涩人生的过程。百元,何尝不是一子的自嘲。《愤怒的公牛》,是以失败构建传奇拳王拉莫塔的悲剧人生;《洛奇》看似讲述了一个失败者的故事,实则演绎了梦幻的美式奋斗历程;《百万美元宝贝》的底色最为冰冷,它让你目睹着,即便“起高楼”如此艰辛,但“楼塌了”却是转瞬之间。如此多的珠玉在前,《百元之恋》却仍用写实的手法、荒诞的风格挖掘出了日本青年心中对现实麻木和痛感交织的复杂心境。它既让人丧到极致,又觉出生命的力量来。影片的最后,一子虽然在拳击台上失败了,但她却借由这场螳臂当车式的比赛,重新正视人生的苦闷多舛。有意思的是,贾玲的《热辣滚烫》对于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女性尊严的有力改写,使之相比于《百元之恋》更为正向,也更接地气。当乐莹走上拳击台前,和玻璃中曾经的自己默默对视时,是一种对昔日自我的重新检视,也是重生后的唏嘘回眸。
而在电影结尾,当雷佳音饰演的前任,想和乐莹重拾旧情时,乐莹的态度和《百元之恋》里的一子截然相反,后者是啜泪牵手,而前者是自信地婉拒:“看心情吧!”可以说,这一本土化的改编,就已经让《热辣滚烫》赢得了绝大多数观众的好感。